您的位置:吾爱首页 > 旅游资讯 > 中国首家海外经济特区揭秘:欲建"非洲的新加坡"

中国首家海外经济特区揭秘:欲建"非洲的新加坡"
在毛里求斯岛上,拟成为“中国首家海外经济特区”的天利合作区内,旗帜飘扬。
凭借劳动力优势,天利集团的生意越做越大。
中国首家海外经济特区毛里求斯正成长为中国公司和中国人闯荡非洲的总部基地
海外经济特区
毛里求斯正成长为中国公司和中国人闯荡非洲的总部基地
揭秘
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毛里求斯是一个“只知其名不知其所在地”的国度。实际上,它是位于马达加斯加以东800公里的南印度洋上的一个小岛,面积只有2000平方公里左右,大概相当于广州的三分之一。
但就是这样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岛,上个月月初,迎来了中国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率队的一个庞大代表团,代表团的成员既包括商务部的领导,也包括一批卓有成就的中国企业家。黄孟复简历
这个代表团特地到位于毛岛的“天利经济贸易合作区”(MIET)参观考察,这个贸易区正在建设成为“中国首家海外经济特区”,受到了黄孟复一行的充分肯定,也被毛里求斯政府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毛国政府希望借助MIET成长为“非洲的新加坡”。
实际上,毛里求斯正在成为中国企业“进军”非洲大陆的跳板,目前在毛国注册的中国企业已经有3000多家。
“王军霞们”的劳动力优势
5月初的一天早上9时,36岁的王军霞像往常一样来到天利纺织厂上班。身为西安市国棉六厂的下岗女工,手头的活儿是她17岁参加工作以来就驾轻就熟的,唯一的不同是这间厂子开在千山万水之外的毛里求斯。
和其他5000多名来自中国的纺织女工一样,王此前对这个西南印度洋上的东非岛国一无所知,还是看过动画片《马达加斯加》的儿子翻过地图后告诉她,那地方在马达加斯加以东800公里的印度洋上。
在天利集团董事长张洪运眼里,这群来自家乡的女工吃苦耐劳,踏实肯干,“不像当地工人,一到4时30分就要下班。”更“要命”的是,当地工人喜欢一个月甚至一星期结一次工资,工资到手之后,一般喜欢花完之后再来上班。“而咱们这些女工,一签就是三年,一方面保证了工期的稳定,另一方面,机票这么贵,每年都回去,工人们也承受不了。”
包吃包住,最后再送一张返程机票,三年下来,“王军霞们”能得到10万元左右的收入,与此前的下岗生涯相比,她们很知足。比较难克服的是对家人,尤其是对孩子的思念。毛国有不少小赌场,消磨一晚,所费不多,但她们鲜有问津。
凭借“王军霞们”提供的劳动力优势,来自山西的天利集团在毛里求斯的生意越做越大。成立于1997的天利集团主营进出口贸易,原来有关纺纱的进出口主要和香港的公司来往,后来有贸易对象来毛里求斯开厂,就把相关业务带过来了。
再后来天利集团不仅给在毛岛开厂的香港公司供货,还给当地厂商供货。再后来天利集团经过一番考察,索性在毛岛直接开了一间纺纱厂,中国的人和设备,埃及的棉花,毛岛就近的客户,风风火火把买卖给做起来了。
寻思把游兵散勇“打包”
5月5日上午,由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带队,商务部等多部委参加的中非经贸考察团来到毛里求斯天利经贸合作区考察,团员中有不少是从阿联酋的迪拜赶过来的中国企业家。
马克·吐温说过的“上帝一定是先造毛里求斯,而后才依她的样子打造出天堂!”一直被当地人当作推销旅游业的卖点。从喧嚣的沙漠之花迪拜到正处于凉季的毛里求斯,南来北往的中国企业家们颇感神清气爽。
相对于天利集团的毛岛发展史,他们更感兴趣的是有中国首个“海外经济特区”之称的天利经贸合作区的规划——合作区本身的建设有什么样的投资机会,合作区的推出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商机。文/图 本报记者 窦丰昌 特约记者 苏琦
更多出国签证 酒店 机票 提问请到新浪微博:@吾爱全球签证中心 微信:visa5i
